• 72886必赢欢迎光临







  • 0592-5558758
    新闻资讯
    NEWS INFORMATION
    分类
    健康科普丨天恒科普这些药品和食物:一字之差 ,天差地别 !
    发表时间:2021-01-25
    有些中药、中成药名称相近,常常让人误以为功效相近。其实 ,有些虽然一字之差,但功效、用法却大不相同,甚至毒性大增,不能混淆。


    一字之差,药效大不同

  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陈鹏2017年在健康时报举例介绍,确实中成药中存在着名称一字之差 、功效天壤之别的现象 。

    1. 【小活络丸】和【大活络丸】 

    小活络丸功效为祛寒活络、行血止痛。用于风寒湿留滞经络引起肢体筋脉拘挛疼痛,或经络间有湿痰、瘀血,而见腿、背间有一、二点作痛,或痹病日久,手足肌肉麻木不仁等症。多用于风湿疾病。

     大活络丸功效为祛风止痛、除湿豁痰、舒筋活络。用于中风痰厥引起的瘫痪,足痿麻痹 ,筋脉拘急 ,腰腿疼痛及跌仆损伤,行走不便。多用于中风及其后遗症疾病。 

    2. 【人参归脾丸】和【人参健脾丸】 

    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均有健脾补气功效。 

    但是,人参归脾丸功效为补养气血、健脾安神,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怔忡,妇女月经过多等症。 

    而人参健脾丸功效为健脾养胃 、消食除胀,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等症 。

     3. 【感冒清热颗粒】和【感冒退热颗粒】

     感冒清热颗粒处方中配伍大量的辛温解表药和清热药,以发散风寒为主,兼能清解郁热 ,宜用于治疗外感风寒,内有蕴热的感冒 。

     感冒退热颗粒处方中没有发汗解表药,均为清热解毒药 ,功效专清热解毒,利咽消肿 ,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,急性扁桃体炎、咽喉炎等 。 


    一字之差,有些用法不一样

    南京市中医院主管中药师郭华2015年在金陵晚报表示 ,有些养生材料名称你觉得眼熟,但很可能和你想象中的完全不是一个东西。

     1. 【红豆】和【赤小豆】

     这两者同属豆科植物,但确实有所区别。

     赤小豆从形状上和红豆就不一样 。红豆比较大,圆圆的,稍微煮煮就变得软烂 ,口感很好 。而赤小豆不仅体形比一般红豆小,还是细长款,形状扁扁的 ,和红豆放一起你绝对不会认错。而且赤小豆即便煮久了,也不会煮烂,吃着比较硬。 

    在功效上,赤小豆有解毒 、排脓 、利水、消肿的作用,可以磨粉,也可以直接煎煮。红豆与它模样不同,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有差别,但不会太大 ,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一些,所以入药都用赤小豆。

     总体来说,一般日常饮食或者食疗,用红豆就可以 ,这样口感好,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。但如果是汤药里专门提到赤小豆,就一定要用赤小豆,否则效果可能不给力 。

     2. 【怀山药】和【淮山药】

    淮山药和怀山药,则是产地不同所带来的差异。怀山药也就是72886必赢欢迎光临俗话所说的铁棍山药,其产地为河南焦作一带,因为这一带过去被认为属于河南怀庆府,所以才叫怀山药。

     而淮山药则主要产自江苏 、安徽一带。 

    不过这两种山药仅产地不同 ,在效果上倒是差不多 ,都是补脾、养胃 、益肺 、生津 、滋阴的。所以即便混用关系也不大。

     3. 【黄芪】和【蜜黄芪】 

    蜜黄芪和一般黄芪有差异 。食疗中经常提到“黄芪多少克”,这一般都是指生黄芪,用来熬汤、泡茶都不错 。但如果专门提到了蜜黄芪 ,那就要选择专门的蜜黄芪。

     蜜黄芪其实就是专门炮制过的黄芪,性质要比生黄芪更温一些,适于肺虚气短、气虚血弱 、气虚便秘的人,所以使用上是有差异的,一定要根据方子来。

     不过如果没标蜜黄芪 ,也不要任性地把生黄芪换成蜜黄芪,因为炮制过后的蜜黄芪“味道”比较重,用来熬汤可能会影响口感 。

     4. 【红糖】和【赤砂糖】

     现在的赤砂糖和红糖,主要是制糖工艺的区别所致 。传统意义的红糖是由甘蔗直接做成的 ,而赤砂糖是甘蔗在制作白糖后的下一级产品。 

    营养师张光成2017年在健康时报表示,红糖由于没有经过分蜜加工 ,保留特有的颜色、焦香风味和多种营养成分。它的缺点是产品受潮会氧化发黑  ,而且溶化缓慢,不适合厨房烹饪使用 。

    赤砂糖虽然也含有部分红糖的成分,但是把多元糖分与微量元素处理掉了。所以赤砂糖的优点是甜度高、纯度高、溶化快,适合烹饪使用,其缺点是口感差 ,甘蔗中多种营养物质因添加化学助剂而受到一定的损害。

     赤砂糖经常被冒用“红糖”的名义出售 ,红糖是否纯正,首先要看产品配料表,其次要看红糖的生产原料、工艺流程等 。


    一字之差 ,伤了身要了命

    很多人习惯自己去药店抓点中药材进补 ,殊不知,药补不当中药也可能变毒药。北京地坛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高燕菁2016年在北京晚报介绍,以下中药千万别弄混 。

     1. 【三七】和【土三七】

     三七和土三七,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,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。 

    药典收录的三七属于五加科人参属,无毒,可散瘀止血、消肿止痛,被历代医家视为“药中之宝”。

     而土三七是菊科千里光族植物,虽然也有散瘀、消肿止痛、清热解毒功效 ,但它含有吡咯烷生物碱成分,有很强的致肝毒性。这种肝损害一经形成,常常无法逆转 。由于土三七便宜 、容易生长,自己栽种非常方便,因此而产生的药物不良事件时有发生 。

     选择三七粉时,一定要到正规药店购买,购买时首先看它的颜色,正常的三七粉颜色不白也不绿 ,呈白绿色又带一点点黄色,三七粉颜色泛绿泛白都不正常。

     如果服用了非正规渠道购买的三七出现身体不适时,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以免贻误病情。

     2. 【制首乌】和【生首乌】

     民间流传最广的“偏方”之一是何首乌具有乌发生发的功效。但北京地坛医院曾做过统计,2009年至2012年共收治了120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 ,其中因中草药引起的占50%,而中草药中何首乌又最为常见。

     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 ,何首乌有生熟之分 ,两者的功效大不相同。

     生何首乌有解毒、通便等作用,但生何首乌里含有对人体不利的蒽醌类化合物,服用不当易损害肝脏。

     制首乌也就是熟何首乌 ,有补肝肾 、益精血、乌须发等作用 。一般医院药房提供给患者的何首乌大多都是“制何首乌”。

     制何首乌也要看是否对症使用 。举例来说,如果是精血不足 、肝肾亏虚引起的须发早白 ,使用制首乌是有效的,但“少白头”“一夜白头”等有可能与血热有关 ,用制首乌不但不起效,反而可能因为制首乌药性微温、药不对症,对患者造成伤害。

    来源 :健康时报






  • XML地图